《影坛奇人》创刊号 邱礼涛:香港cult文化之王
邱礼涛绝对是香港导演中的异数,这不但表现在他特立独行的影片上,在其他方面那份与众不同更是明显。他是香港最狂热摇滚的导演,乐评出版过几本,拍过一部被港人称为“香港开埠以来,其中一场最重要的音乐会”——《摇滚中国乐势力》;他追求理想,97年和朋友办了一个几乎无利可图的出版社,目的只是为了出版一些其他出版社不会出版的好书;他组织人马重现香港消防员的危险行动,没人要求他这么做,也没任何好处;他关注处于弱势群体的香港性工作者……剑走偏锋,独树一帜,为少数人说话,实实在在的香港cult文化之王。
与这位和刘德华、曾志伟一样被香港国际电影节封为“焦点人物”的电影人聊天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情。因为,他热爱生活,活得十分精彩。
摇滚狂:BEYOND与《摇滚中国乐势力》
我记忆中,邱礼涛导演年轻时候是一个音乐迷,为了听音乐常常跑去看一些音乐电影,结果又迷上了电影,后来甚至成为一位电影工作者。问起缘故,他告诉我:“我一直钟意音乐和电影,音乐和电影对于我来说是双行线来的,只不过后来向电影发展,选择了将电影做为自己的一项事业。电影是我的一项工作,音乐不是工作,但一样喜欢。”
邱礼涛是BEYOND老友,他导的第一部主流电影叫《靚妹正傳》,里面BEYOND就有份客串。问他怎么看BEYOND的音乐,他给了我一个惊喜的答案:“毫无疑问,20年来香港最好。”在邱礼涛的眼中,BEYOND是香港乐坛最重要的乐队,艰难的从地下走上主流后,还能保持不羁、自我,代表着一种精神。
作为BEYOND迷的我,于是接着问邱导演有没有兴趣拍一部关于BEYOND的电影,大概邱礼涛导演直接想到的就是一部《BEYOND传》,他说:我和BEYOND是很熟的朋友,你知道熟朋友是不好做这种事的。另外,BEYOND三子人还健在,他们有家人和朋友,我们拍电影的,或多或少有责任,无论是道德上的责任还是社会上的责任,现在都不适合做这件事。

邱礼涛94年导演了被广大乐迷视为经典的《摇滚中国乐势力》
竹:你怎么看北京的摇滚?
邱:80年代,我初初听到崔健、侯德建的声音时候,很兴奋。后来,内地的音乐重心慢慢从南方转移到了北方,随着唐朝、黑豹等乐队成立,北京摇滚逐渐形成了一股音乐势力,他们的存在代表着中国也有Rock and Roll,不再是西方独有。
其实音乐是需要扶持的,但是当时的内地唱片公司并没有太多经验,他们投资唱片市场不算理想,再加上和摇滚人没协调好之间关系……到后来北京摇滚走向了下坡路。
“中国特色”是很抽像的,并不是说加了一把二胡、一个唢呐什么什么乐器就能称之为中国摇滚。音乐需要力量。
玩摇滚的一般分两种,一种是能出唱片,有什么问题能够商量的;另一种是不平易近人,无法商量的,这种人我们很难听到他们的唱片。譬如窦唯,我刚接触窦唯时候,他的音乐已经去到很极端,没想到十几年后,他做的音乐比以前的更极端更纯粹,后来只好在北京夜总会打鼓了……大众接受不了,我们听不到唱片都再正常不过。
竹:你当年拍过一个北京摇滚到香港红磡开演唱会“摇滚中国乐势力”。我记得我初一时看这个演唱会录像,觉得十分震撼。现在回头你怎么看当年那个演唱会?
邱:很好很好。我拍画面时候很兴奋。张楚、窦唯、何勇、唐朝等人的卖力演出使得整个现场上万人都陷入疯狂状态,跟着音乐舞动,那个画面十分震撼。
当年整个香港都是商业流行演唱会,北京摇滚也能够在香港开大型商业演唱会,又能引起巨大反响,这对香港乐坛是有很重大意义的。
竹:你老友黄秋生的音乐属不属于摇滚?
邱:当然是!
cult片狂:《人肉叉烧包》、《伊波拉病毒》
竹:我看过你一篇叫《1922-2066》的文章,写你和你父亲和你女儿三代人与香港电影的联想,里面提到你父亲很喜欢你拍的《中环英雄》。这部电影对你的意义是什么?
邱:《中环英雄》是我第一部在商业市场上拿到甜头的电影,刘德华梁朝伟主演,卖座不错。可以说如果当初拍不到《中环英雄》就没有今天的我。
另外,我父亲之所以喜欢《中环英雄》,可以看做是对他儿子的一个认可、和鼓励。

《人肉叉烧包》让老友黄秋生成为金像奖影帝
竹:提到你的电影,不能不提的就是《人肉叉烧包》。当年说《八仙饭店》的名字令人有胡金铨导演“龙门客栈”的感觉,这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
邱:当年(93年)武侠片当道,《八仙饭店》拍好之后,制片做宣传时就担心“八仙饭店”给观众误会以为是一部武侠片、名字给人一种《龙门客栈》的感觉,所以就建议改名,我们考虑后,就在片名后面多加了“之人肉叉烧包”几个字,变成了《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后来上映午夜场,片子大卖特卖。如今,大家说起这部电影,也只是叫《人肉叉烧包》,而不称《八仙饭店》。
竹:当时是怎么一个机会拍的《人肉叉烧包》?
邱:其实是无意中拍的。当年李修贤大哥制作“机密档案“系列电影很受欢迎。他手头上有很多真实案件,《人肉叉烧包》只不过是芸芸众多案件中的一件,并不引人注意。我原本挑了《车神》,也是真实故事来的,但那部片被其他导演选了,后来由任达华主演。于是我就选了《人肉叉烧包》,结果票房超人预料。
竹:黄秋生在你的电影里是很重要的一个人,怎么认识他?和怎么请他拍《人肉叉烧包》?
邱:82到83年,我在浸会学院读电影,黄秋生在亚视训练班做学员,大家认识,成为好好的朋友。后来,我毕业后入行(电影),他反而选择了读书(香港演绎学院),见面不多,但一直没断过联系。秋生是一个有奇怪想法的好演员,我在拍《人肉叉烧包》时候,他还没红,选男主角时,觉得他很适合,于是就……
竹:黄秋生说,你只有和他拍片,才可以将一部烂片上升到反社会。你认不认同?
邱:呵,当然认同。
竹:批判社会是你电影的一个主题……为什么?
邱:我拍电影时,反而不去想这些。电影有很多可能性,批判只是他的功能之一。导演不好去分析自己的电影,因为很虚无,归根结底,有人看才是最重要的。
竹:《伊波拉病毒》和《人肉叉烧包》你更喜欢那一部?
邱:好导演有很多种。有一种是能将原意拍出来,这也是一个好导演。《伊波拉》和当初想的世界差不多,顺利完成。从这层面来说,我更看重《伊波拉病毒》。
竹:我个人很喜欢《伊波拉》小女孩吃有病毒的雪糕结局,这个结局是一开始就有,还是……
邱:我想想……《伊波拉》的剧本是一开始已经写好了的,但是最初结局并不是现在这个。其实做电影,一两天有变化是很正常的,《伊波拉》的结局都是开工后不久就改的,不是拍到后来才改变那种。

玩到尽的《伊波拉病毒》版权甚至卖到非洲去,让邱礼涛导演颇为自豪
竹:香港导演很多拍片时是没有剧本的,你做为一位创作导演,对剧本是一种什么态度?
邱:剧本很重要,但有很多时候身不由己。像我拍《阴阳路》时候,是很快的,除了第一集的剧本是一开始写好的之外,后来几集几乎都是在现场“度”……当时还有些紧张,后来发现出来的效果很不错。
竹:你拍了六集阴阳路,后来又有人跟拍了十几集。《阴阳路》系列算不算香港最长的鬼片系列
邱:对,我是拍六集。如果你说鬼片系列,它应该是最长的。但如果是最长的电影系列,应该是《黄飞鸿》。
cult文化被看成是一种剑走偏锋又有众多追随者的奇特次文化,这次正好借此问问这位香港cult权威的看法。
竹:国外认为你是香港cult片的典型,你对cult片是怎么定义,怎么理解的?
邱:其实我觉得cult片并不是完全脱离主流,但注定有些另类,甚至乎有些粗制。但部分观众会很钟意里面故事……
竹:你近年的几部电影,譬如《性工作者十日谈》、《降头》、《夺帅》,很正,很有当年香港电影的味道。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不考虑大陆市场,你怎么看香港B级片、cult片的生存空间?
邱:不可否认,21世纪香港电影依赖内地市场,做为一盘生意来说这并没有错,但是对于文化而言缺少了本土,没了原味,找不到香港特色,已经无所谓香港电影……对了,这里补充一点,cult片就是那种——不是乖乖的电影……
香港的B级片、cult在大环境下,压力并不小,但生存是没问题的。
理想狂:关注性工作者、办“进一步”出版社
《等候董建华发落》是一部控诉政府不作为、批判法律漏洞、关心人权的电影,内容枯涩,邱礼涛四处找投资人就找了两年,后来碰到向华强,向生给了他三百万,才拍出了这部后来的获奖之作。
竹:我觉得你是一个很有理想色彩的人,因为你做了许多别的电影人不会去拍的电影,譬如拍《给他们一个机会》、《等候董建华发落》。《等候董建华发落》是一部不赚钱的电影,当初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现在回头怎么看。
邱:现在回头看,我觉得我运气实在很好,能有机会拍这些电影。
《等候董建华发落》当年票房很差,其实它并不是一部亏本的电影。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后,得到了许多影评人、观众的喜欢,他们很多人都是租碟或买碟来看的。后来那么多年我们在各地卖片埠,是赚钱了的,只是赚得并不算多。
我有想过,如果我加多一些元素来拍《等候董建华发落》,票房会不会更好?但这是不必要的。对于电影而言,有很多观众喜欢买票入场(看大屏幕),但并不是所有的电影都是能吸引人买票入场的。时代在改变,我们现在有DVD,很多人习惯租碟回来坐在电视屏幕电脑屏幕前看,甚至是去买盗版或者去BT下载来看,老实说,我并不觉得下BT买盗版这是犯了多么大的错误,从法律出发这当然是错的,但问题是,他们许多人并不是有心去“偷”的,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生态改变”,是观众已经不喜欢再去电影院买票入场,变得喜欢坐在小屏幕前……
竹:近段时间香港连续发生了几件性工作者被害事件,你拍过一部关注性工作者的《性工作者十日谈》,这部电影大家评价都很好。我本人很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十分港味,有90年代的港片的味道。你当初是怎么一个契机想到拍这部关注性工作者弱势团体电影的?
邱:性工作者一开始被人鄙视,后来慢慢有一些保护组织出来帮她们说话、维护权利,譬如香港的紫藤、青鸟,台湾也有类似的组织。这被看成是仿西方的一种行为。他们提倡“性工作都是工作”,人人平等的,别人不是天生魔鬼,不要说为什么那么低贱去做妓女……

邱礼涛导演的《性工作者十日谈》直面的是整个社会
竹:你觉得香港在保护“性工作者”这方面做得够不够。
邱:绝对不够!社会上大部分人,鄙视的人多,帮人难。要保护性工作者,很难。
竹:其实你是摄影出身,我注意到你早期的电影都是跟黄泰来做摄影,他对你的影响?及他的现况。
邱:首先我要很感谢黄泰来导演,他给了我很多机会,给了我一份工作,他经验丰富,教会了我许多电影内电影外的东西。他如今在内地拍连续剧。03年时候他导刘烨的一部连续剧,还让刘烨给我送了一袋衣服
竹:当时黄泰来导演导的电影很多都是同麦当雄公司的,但好多人都认为那些是麦当雄的电影,你认不认同。
邱:的确麦当雄监制的电影有很强的个人主导在里面,但黄泰来是有自己东西的。黄泰来出自丽的电视,当时麦当雄在丽的做监制,两人合作关系一直如此,拍电影只不过是重拾在电视台的关系。
竹:你后期摄影主要是同徐克合作,很多人都说顶他不不顺(受不了他),说他要求高,你怎么看?
邱:徐克的电影是分几个摄影组的,我只是其中一组。他是我见过对电影最投入的香港导演,甚至偶尔和大家说起八卦来都是关于电影的。我对他百分百的尊敬。跟他拍电影能学到不少东西。之所以有人顶他不顺,是因为他在片场太过投入,过于严肃,要求高,变化大,摄影师无法做到配合改变,所以才会受不了

监制徐克和导演邱礼涛拍《老夫子2001》时候与老夫子作者王泽合影
竹:和他合作最有难度的是那一部电影?
邱:最难的……其实都难。九成不止的摄影师抱怨过难度。拍徐克的电影难度各有不同,像《七剑》难在冷,我们南方人去在新疆拍戏,受不了气候变化;《蜀山》难在不眠不休,几乎没什么休息时间。
竹:你有一个“进一步”出版社。“进一步”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理想化,当初是谁想出来的?成立出版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邱:名气谁起的我忘记了,基本上是聊天时一人一句聊出来的。1997年时候,香港出版社出版的书籍都是些“小说”,你知道,我说的小说是广义上的小说,都是些从内地、台湾引入的杂七杂八没营养的刊物。那些言之有物的书反而得不到出版,于是,我们就想成立那么一个出版社来帮助那些人。
竹:出版社现在状况如何?
邱:哈,还活着。每年出版5-10本书。
竹:你近来除了上画了的《夺帅》,还在忙什么。
邱:在拍《永久居留》。四五月份还要开一部新戏。
邱礼涛导演写文章说他女儿很喜欢香港电影,在这里也祝他以后能拍出更多好看的香港电影。
邱礼涛的作品年表
摄影
法内情 (1988)
一楼一故事 (1988)
爱人同志 (1989)
三狼奇案 (1989)
我在黑社会的日子 (1989)
猛鬼入侵黑社会 (1991)
魔画情 (1991)
神算 (1992)
女黑侠黄莺 (1992)
明月照尖东 (1992)
太子爷出差 (1992)
一代枭雄之三支旗 (1993)
太子传说 (1993)
晚9朝5 (1994)
马路英雄II非法赛车 (1995)
爆炸令 (1995)
最佳拍檔之醉街拍檔 (1997)
9413 (1998)
笨小孩 (2000)
顺流逆流 (2000)
蜀山传 (2001)
殭尸大时代 (2002)
散打 (2003)
低一点的天空 (2003)
非常青春期 (2005)
七剑 (2005)
黑拳 (2006)
恋爱初歌 (2006)
醒狮 (2007)
夺帅 (2008)
导演
靓妹正传 (1987)
中环英雄 (1991)
飞虎精英之人间有情 (1992)
太子传说 (1993)
的士判官 (1993)
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 (1993)
梦差人 (1994)
初生之犊 (1994)
山鸡变凤凰 (1994)
公仆II (1995)
真相 (1995)
马路英雄II非法赛车 (1995)
黄金岛历险记 (1996)
惊变 (1996)
洪兴仔之江湖大风暴 (1996)
伊波拉病毒 (1996)
夺舍 (1997)
阴阳路之我在你左右 (1997)
阴阳路 (1997)
阴阳路之升棺发财 (1998)
阴阳路4与鬼同行 (1998)
阴阳路五之一见发财 (1999)
爱情梦幻号 (1999)
四人帮之钱唔够洗 (1999)
阴阳路之凶周刊 (1999)
夜叉 (1999)
等候董建华发落 (2001)
老夫子2001 (2001)
杀科 (2001)
七号差馆 (2001)
反收数特遣队 (2002)
风流家族 (2002)
给他们一个机会 (2003)
这个阿爸真爆炸 (2004)
失惊无神 (2004)
男上女下 (2004)
惊心动魄 (2004)
半醉人间 (2005)
终极忍者 (2005)
黑白道 (2006)
降头 (2007)
性工作者十日谈 (2007)
人在江湖 (2007)
配乐
一楼一故事 (1988)
演员
笼民 (1992)

新不了情 (1993)
新房客 (1995)
孟波 (1996)
飞虎雄心2傲气比天高 (1996)
阴阳路4与鬼同行 (1998)
阴阳路之凶周刊 (1999)
笨小孩 (2000)
等候董建华发落 (2001)
黑道风云 (2002)
风流家族 (2002)
编剧
飞虎精英之人间有情 (1992)
的士判官 (1993)
七号差馆 (2001)
杀科 (2001)
老夫子2001 (2001)
风流家族 (2002)
给他们一个机会 (2003)
这个阿爸真爆炸 (2004)
男上女下 (2004)
惊心动魄 (2004)
终极忍者 (2005)
黑白道 (2006)
性工作者十日谈 (2007)
降头 (2007)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竹聿名
整理编辑:摇滚客网